【冬至】“数九寒天”,中医为您解锁冬季养生秘籍→
阳气初升力尚微,雪花来促故阴归。12月21日,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冬至时节,雪绘天地画,梅开愈益香,从此便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养生达人如何在冬至时节保健养生?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冬至饮食:适度进补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人体在此时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抵御寒冷。大家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牛肉等具有温热滋补效果的食物,有助于抵御“三九严寒”;但也要注意食量不能过多,以免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此外,大家还可以多吃一些坚果,如核桃、栗子等,这些食物具有补肾益精、强体御寒的作用,还可以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这些食物有补肾的功效。
冬至起居:晚起取暖
冬至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阴气。一般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7-8点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起床时不要过于急促,应先在床上活动一下身体,如伸伸懒腰、搓搓手脚等,再慢慢起床,避免引起血压波动。
冬至着装:防寒保暖
冬至后天气寒冷,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背部、脚部等部位。大家可以戴帽子、围巾、穿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在50%-60%较为适宜。此外,大家还可以使用取暖设备,但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免引起感冒等疾病。
冬至运动:降低强度
冬至运动应以室内运动为主,避免寒邪的侵袭。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高强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如果运动时出汗,应及时更换衣物,以免感冒。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此时气温相对较高,比较适合运动。
冬至情志:恬淡温和
冬至进入冬季,人们可能会因为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等原因而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因此,在情志调节上要做出变化,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大家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别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情绪波动而诱发疾病发作。
冬至养生药膳食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当归、生姜洗净后与羊肉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慢炖,炖至羊肉熟烂时,加入黄酒和适量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生姜可温中散寒,羊肉能温中暖肾。此汤适合在冬至时节食用,可帮助人体抵御寒冷,尤其对血虚有寒的人群有很好的滋补效果,能够改善手脚冰凉等症状。
山药枸杞粥
原料:山药200克,枸杞15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枸杞洗净,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半熟,加入山药块继续煮,待粥快熟时放入枸杞和冰糖,继续煮至粥熟烂即可。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功效,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在冬至食用此粥,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对于冬季因寒冷导致的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有一定的调养作用。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