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仲冬始,学会这些养生“秘籍”,助您温暖过冬!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2月6日,我们将迎来大雪节气。天气日渐寒冷,夜晚逐渐绵长。仲冬时节正式到来,养生达人如何在大雪时节保健养生?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大雪着装:避风寒,防疾病
冬天“风寒”外邪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大雪时节气温降低,天气寒冷,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外出应戴好口罩,做好防风、防寒和保暖,建议穿上保暖的衣服,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避免着凉感冒。此外,室内暖气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毛孔开泄,出汗多,外出更易着凉,不符合冬季闭藏的养生原则。注意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45%-65%为宜。
大雪饮食:调饮食,宜温润
大雪时节,饮食应以温补为主。葱、姜、蒜有辛温散寒之效,做菜可酌情添加。天气寒冷,饮食中能量要足够,以御严寒。三餐要吃好,适宜吃面食、牛羊肉类,炖菜、炒菜等热菜。可多食用些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蜂蜜、牛奶、鸡蛋、豆浆、芝麻、橘子、橙子等。偏于阴虚之人,易上火、口干、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更应防燥护阴,可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饭前饭后喝上一碗清淡的热汤粥,对于胃肠健康有益。
大雪起居:慎起居,待日光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是古人冬季的养生之道。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可养阴气。昼夜温差悬殊,应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天气寒冷,风寒之邪容易损伤人体,故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应保护好胸腹和关节部位。临睡前可用热水洗脚,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入睡。衣服要暖和贴身,以防外寒损伤阳气,引起腰背寒痛。外出注意保暖,保护好腰膝手足等易受寒部位。冬天室内有暖气,室温较高,应按时开窗通风,以清洁空气。
大雪运动:适劳逸,勿作劳
大雪节气过后,北方冬季的早晨,易起雾霾,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晨练不宜过早,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进行。运动以静态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以蕴养阳气,如八段锦、太极拳、练气功、慢跑、散步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注意运动时的穿衣,既不能捂得严严实实活动不方便,也不能穿的太少,容易受寒。运动前做好热身,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大雪情志:调情志,畅精神
大雪后,雾霾多,扰心情,易抑郁。情志养生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精神畅达。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以保持心态平和,可改善情绪,振奋精神。
大雪节气养生药膳
桂花枸杞粥
材料:桂花、枸杞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15克。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
功效: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银百秋梨羹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用。
功效:滋阴润燥、止咳化痰。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