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您要做到“四防”~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姣空山静,天清一雁闻。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秋寒一天增一分。亲爱的养生达人们,秋分时节养生应该注意什么?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起居有常,运动有节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自然相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秋分时节睡眠宜做到:早睡早起(建议睡眠时间为22:00-6:00)。早睡有利于阴津的收敛,早起有助于阳气的升发。
与此同时,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锻炼时要根据户外温度随时增减衣物,锻炼后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以防寒气入体。
秋分养生注重“四防”
防秋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分开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需及时添衣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足、膝、腰腹、胸背、肩颈部的保暖。
防秋燥。秋分过后,身体会出现口干咽痛、长痘便秘、皮肤瘙痒等“秋燥”表现。日常饮食建议少食辛辣食物,应多食清凉温润之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和莲藕等。在平时要注意补水,如多喝水、淡茶、豆浆和牛奶等。
防秋乏。阳气收敛,人们会出现困倦乏力的表现,俗称“秋乏”。想要缓解秋乏,可以多做伸展运动,有助于血液循环,舒展筋脉,放松心绪,防“秋乏”之恼。而头为诸阳之会,经常梳理头发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
防秋悲。“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人易受到感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想要预防悲秋,首先要加强日照,多接受日光浴可以让心情也明朗起来。此外,还可以多穿艳丽色彩的衣服和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消极情绪,增强兴奋性。
秋分节后,膏方可补
膏方进补,需根据个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身体“不虚”时仍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滋腻膏方,长期服用,会引起发胖,使血液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不要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膏方补品”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等,造成过犹不及的不良后果。
秋分养生食谱推荐
银耳粥
【材料】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洗净,撕小片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粳米,煮沸后放入银耳、冰糖,同煮至软糯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西芹南瓜炒百合
【材料】南瓜、百合、西芹、盐、鸡精、植物油。
【做法】西芹洗净削皮,去掉老筋后切段;南瓜去皮去瓤,切薄片;百合洗净掰开,焯水后备用。锅内烧开水,放入南瓜焯水,水开后捞出,将焯好的南瓜控干水分。锅内放油,放入西芹翻炒至断生后,加入南瓜一起翻炒。南瓜、西芹炒熟时放入百合,加入盐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后出锅。
【功效】西芹具有降血压、镇静、健胃、利尿等功效;百合是秋季润肺去燥、止咳化痰的佳品;南瓜不仅是护肝、预防胃炎、治夜盲症的理想食材,还具有防癌、嫩肤、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