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一定要注意这4点!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可以把凉鞋、单衣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那么在这个节气中该如何养生保健呢?听听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是咋说滴~
【衣】春捂秋冻、注意保暖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凉气侵入体内。“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为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合理饮食,多食甘淡滋润食物
饮食养生方面,应在平衡饮食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如梨、苹果、橄榄、白萝卜、冬瓜、藕、百合、莲子、山药、银耳、甘蔗等,以清润肺气,防止咳嗽的发生。
【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增强体质,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别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是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寒露养生小常识】
1、夜凉勿憋尿
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朋友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坏习惯。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易诱发膀胱炎。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2、适当养胃
秋冬天气渐凉,肠胃还不太适应寒冷的刺激,如果不做好防护工作,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秋季养胃主要注意胃部的保暖,这就要求我们适时添衣,不要着凉,夜间睡觉的时候也要盖好棉被。
3、朝盐晚蜜
秋季秋燥总是避免不了的,最好的饮食办法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秋季皮肤容易干燥,光喝水也不能缓解皮肤起皮脱屑,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可以缓解皮肤干燥问题。白天喝淡盐水,晚上最好喝点儿蜂蜜水,这也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或恶化。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寒露养生食谱
食谱一:川贝炖雪梨
川贝炖雪梨是历来为大众所公认的清润滋补佳品,可常食,秋季最宜。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原料】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3-6克。
【做法】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适量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
食谱二:拔丝山药
寒露要适当吃些山药。山药属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以及钙、磷、钾、钠、镁、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原料】山药500克,白糖、植物油、清水、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山药削皮洗净,切成滚刀块,备用。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把山药放入油内炸透,至金黄色,捞出,控净余油。用清水将白糖化开,用慢火炒至白糖由稠变稀,能拔丝时,倒入山药,离开火眼,颠翻炒匀,使糖汁完全粘在山药上后,倒在抹香油的盘子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