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冬藏”转“春生”,养生要点需记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时节,天寒地坼,朔风裹挟,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俗话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养生达人如何在大寒时节保健养生?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大寒期间,昼短夜长,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早睡有助于养阳气,晚起能养阴气。中医建议大家晚上9-10点入睡,早上7-8点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注意保暖:大寒气温极低,保暖是重中之重。大家要特别注意头部、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外出时穿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防止寒邪入侵。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 - 22℃,同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饮食养生
多吃温热食物:大寒应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阳气、抵御寒冷。例如,可制作山药羊肉汤,将山药与羊肉炖煮,有健脾暖胃、补肾壮阳的功效。
适量摄入蔬果:冬季虽蔬菜种类相对较少,但仍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白菜、苹果、橙子等,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适当进补:大寒是冬季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进补。可选择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大枣、枸杞、阿胶等,根据个人体质合理选择。
运动养生
适度运动:大寒适合进行一些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阳光充足的上午9-11点或下午2-4点,每次运动30-6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不要立即脱衣,防止着凉。运动后如果出汗较多,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寒湿之气侵入体内。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
情志养生
调节情绪: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大寒时节,大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平和,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情绪,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养肾静心:冬季与肾相应,大寒后要注重养肾。内心保持平静,避免情绪过激,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调养肾气,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大寒养生小妙招
按摩保健:可按摩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太溪穴,每次3 - 5分钟,可起到补肾益精、滋阴降火的作用,有助于冬季养生。
晒晒太阳:冬季阳光温和,在天气好的时候多晒晒太阳,尤其是晒背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大寒养生食疗推荐
红枣桂圆粥
材料:红枣10颗、桂圆肉2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大米洗净,红枣去核。将大米、红枣、桂圆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30分钟,至粥浓稠,放入冰糖调味。
功效: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此粥适合大寒养生,可改善冬季手脚冰凉的情况。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料酒、盐适量。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备用。当归洗净,生姜切片。将羊肉、当归、生姜、料酒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个小时-2个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此汤具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适合大寒时节食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寒冷。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