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这份养生攻略请您收好!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7日,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虽然到了,但是暑气一时难消,此时还处在“三伏天”,因此民间有谚语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养生达人如何在立秋时节保健养生?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立秋起居:早睡早起
立秋之时,白天慢慢变短,夜晚变长,如果保持夏季作息,晚睡早起,人很容易倦怠、乏力、纳呆,所以保证充足睡眠,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正常宣发。一般秋季晚上应该21时到22时入睡,早上5时至6时起床。让身体顺应大自然的变化,收敛气机,藏精补精,养好肺脏。同时,早晚气温已开始下降,注意增减衣物,日间防中暑,早晚防受凉,早上活动避开露水。
立秋膳食:滋阴润燥
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气燥伤肺,如果再吃辛辣,肺气虚容易产生疾病。宜少辛增酸,多滋阴润燥,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要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而吃橘子、葡萄、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多吃一些银耳、秋梨、百合、芝麻、玉竹、乳制品、莲藕、荸荠等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同时,立秋虽占了一个“秋”字,但天气并未完全转凉,高温缠绵,人也极易倦怠、乏力、纳呆。此时并非贴秋膘的好时机,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
立秋情志:谨防忧郁
立秋后肺气当令,肺与悲五行相应,故人易悲情感伤。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舒缓秋季肃杀之气,谨防过度悲忧,伤耗肺气,导致肺气郁闭,而引发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如遇伤感之事,应学会排解,内敛心神,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性。要多关注愉悦的事,欣赏美景,保持心情舒畅,安神定志。
立秋运动:审慎寒温
立秋后进行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散步、登山、旅游等。同时,要根据室外温度选择衣物,以防着凉。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另外运动后不适宜喝冷水或冰水、冰冻饮料,建议休息片刻待身体凉快后再喝温热水,否则容易脾胃受损。
立秋养生食谱推荐
百合杏仁粥
【材料】鲜百合50克,甜杏仁3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杏仁和粳米同煮至熟烂,加入新鲜百合再煮10分钟,出锅前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安神清心。
雪梨百合汁
【材料】雪梨1个,百合30克,杏仁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杏仁洗净。雪梨、百合、杏仁一起放锅中,加水煮沸,放入冰糖,炖40分钟即成。
【功效】滋阴、润燥、止咳。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