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长夏已至,5种养生妙招助您清凉一夏!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7月22日,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此时高温酷热、雨水充沛,“湿热交蒸”达到顶峰。养生达人如何在大暑时节保健养生?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
大暑养生要点:防暑 避暑
大暑时节,高温湿热,“桑拿”模式开启,不加谨慎,极易发生中暑,表现为发热、口渴、汗出、头晕、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乏力等。如有户外工作或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要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饮用绿豆汤或淡盐水等,必要时到医院就诊。穿衣以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材料为佳,保证柔软吸汗,透气性好。要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用干毛巾擦干,勤洗浴。室内宜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
大暑饮食:勤补水 莫贪凉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为主,以清为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此外,还要及时补水,温开水最为适宜,适当补充糖盐水,冰水及冷水少饮为佳。适当多吃些具有清热解暑、补气健脾、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如西瓜、苦瓜、黄瓜、冬瓜、山药、蜂蜜、莲藕、薏米、绿豆等;减少寒凉性食物的摄入,如冰水、冰激凌、冰镇水果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更应格外注意,否则很容易导致寒邪伤脾害胃,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等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大暑起居:防暑 避风
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暑工作。睡觉时保持环境清凉,注意开窗通风,适当使用空调、风扇降低环境温度,切忌长时间呆在低温空调屋中,注意保护关节,避免汗出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另外,夏季昼长夜短,起得早,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睡个子午觉,以保持精力充沛。午休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有助于舒缓浮躁烦闷的情绪,提高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大暑运动:运动宜缓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锻炼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烈日下运动。应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温和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让呼吸平缓,从容不迫。散步时,可以听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耗气伤津,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
大暑情志:戒骄戒躁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容易急躁焦虑,心烦意乱,精神萎靡。所以,要做好精神调养,静心养生。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对待,切莫大喜大怒。“心静自然凉”,让自己安静下来,摆脱焦躁恼怒的情绪,心情好了,夏天才能过得从从容容、清清静静。尤其是中老年人,暑热扰心,容易造成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问题,尤其要警惕热中风。
大暑养生食谱
荷叶茯苓粥
【原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开胃消暑茶
【原料】山楂、大麦芽、苦荞茶各30g,薄荷叶10g。
【做法】将山楂、大麦芽、苦荞茶冼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关火,放入薄荷叶闷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开胃消食、消暑止渴。对暑天的风热外感、头痛、目赤、食欲不振等均有防治作用。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