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透析患者关注的问题解答(二)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而规律的透析和自身积极的维护,却是透析患者维持健康的前提。那么,肾友们如何对自身疾病进行管理和维护呢?长春市中医院东部肾病透析科医生为您揭秘~
问:血管通路的类型有哪些?
答: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首先需要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这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血管通路可分为临时血管通路和长期血管通路。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颈内静脉导管、动-静脉内瘘、其他血管通路还有长期导管及人造血管。
问:颈内静脉导管置入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置管后局部可能有少许胀痛,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头部可自然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但穿脱衣服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动作不要太猛,防止牵拉造成置管松动或拔出。睡眠时取平卧位或置管对侧卧位,防止导管打折。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水流至伤口,发生局部感染。
2.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潮湿或污染,请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
3.平时应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如有发热或置管部位肿痛,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
4.如无感染或堵塞现象,可以在内痿成熟后将导管拔除。
问:动-静脉内瘘如何科学照护?
答:
1.内瘘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过程约1-2小时左右。术后,伤口会有轻度疼痛、肿胀或少量渗血,可抬高该侧手臂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动-静脉吻合后可在局部触及震颤,您需要学会触摸有无血管震颤或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并经常触摸内瘘,如震颤消失或有改变,应立即来院就诊。
3.一般情况下手术一周后可以开始锻炼。方法:用或不用止血带手握橡皮球或握拳,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如果有血肿硬结和水肿禁用。
4.伤口在10-14天左右拆线,内瘘最好在手术6-8周以后再使用,这个时期叫做内瘘成熟期。内瘘成熟是指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内瘘静脉管壁扩张增厚。未成熟的静脉血管壁薄,术后早期穿刺容易引起损伤或皮下出血,影响以后的发育和成熟,并可能导致内瘘闭塞和使用寿命缩短。
5.透析结束后内瘘穿刺点的止血采用局部压迫法,应避免包扎过紧或压迫时间过长,以免引起血管通路闭塞。理想的止血方法是,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不能完全阻断血流。压迫时间因人而异,20~30分钟不等,刚开始使用内瘘阶段,护士会给您具体指导。
6.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内瘘的感染。洗澡或游泳最好在下次透析前一日进行,并在穿刺处贴防水胶布。如出现内瘘穿刺点或沿内瘘走向血管有红、肿、热、痛或有分泌物等,则可能感染,应及时就诊。
7.使用内瘘后可以常规使用喜疗妥一类软膏,每日二次涂于穿刺处(当天透析结束后不可使用)、血肿处及疤痕处,以软化疤痕和血管,促进渗血吸收,透析结束24小时后方可用热毛巾湿敷,有利于活血化淤和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
8.禁止在内瘘侧肢体量血压、输血、输液,中药贴敷(是否能测指尖血糖有待商榷)、戴装饰品、纹身等,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伸、拉等动作,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睡眠时勿将内瘘侧手臂当枕头,以免压迫内瘘导致堵塞。有假性动脉瘤时,应使用弹性绷带或佩戴护腕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问:长期留置导管应怎样保护?
答:长期导管由于其结构不同,使用时间相对于临时导管而言要长一些,一般在数月到数年,长期导管置入的方法和临时性导管相似,但创伤较大,手术后应注意压迫止血。平时的注意事项和临时性导管相似,尤其要注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