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养生要点看这~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春季的第2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330°。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天肝木疏泄如太过,则脾胃会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下面听听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专家,告诉您如何正确养生吧!
调理脾胃
雨水节气是一年中调理脾胃最佳时节,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防倒春寒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所以穿着轻便的衣物可以方便增减衣物,在感觉到热的时候上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多加锻炼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发生除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其实也还与人们一个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困乏感。所以多加运动会让你的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让你神清气爽。
调理情志
雨水节气,阴雨绵绵,天气阴睛不定,景色也不佳。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加上春色还未吐艳,无景可观,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中医认为,肝是主情志的,肝气调达,则精神愉悦。所以,春天要放飞心情,要开心,而不能让自己悲伤,愉悦身心,以顺应春季“养生之气”的要求。
三招防“湿寒”
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大,夜间气温降低,阴雨增多使雨云遮挡阳光,所以此时白天地面光照也较少。同时,雨水到达地面,蒸发后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又会使地面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造成既潮湿又寒冷的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关节骨骼和各器官都有影响。年老体弱者在此时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过早减少衣物。春季阳气生发,体热的人更容易感到热。此时如果过早地减少衣物会导致体热外泄,使湿寒之气侵入体内,损伤关节。
第二,禁用冷水洗漱,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中医五行之中,水与肾对应,肾主骨。雨水时节用冷水洗手会使湿寒侵入手部关节并且滞留其中,导致手指酸痛,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指变形;如果用冷水洗头或洗脸的话,则湿寒之气侵入头部,容易导致头疼。
第三,洗头后应及时吹干。洗头后如果不吹干也会导致湿寒之邪入侵,从而引起头疼。
伸伸懒腰解“春困”
大家都知道“春困秋乏”的说法,春天一到,阳光明媚,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很容易让人困意顿生。尤其是下午,在经过了半天的工作学习后,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如果这个时候站起身来伸个懒腰,人们就要像重新充了电一样,顿时来了精神,感觉轻松自在。这是为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伸懒腰是懒人的专利,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也是不科学的。人们伸懒腰的时候一般要打个哈欠,同时头向后仰,双臂上举,这个动作会适度地挤压到心、肺,可以促使心脏更加充分地运动,从而把更多氧气运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当然也包括大脑。而大脑一旦接受到了更多的氧气,人体就会觉得疲劳顿无,神清气爽。
另外,伸懒腰时伴随着扩胸运动还能使人增加呼吸深度,吸入更多氧气,同时呼出更多二氧化碳,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伸懒腰的动作还可以活动人体的腰部肌肉,对腰肌劳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伸懒腰时人体向后伸展,还可以防止因脊椎长时间向前弯曲而形成驼背。由此可见,伸懒腰并非懒人的专利,雨水时节困意袭人,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伸伸懒腰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节气养生推荐药膳
红枣山药粥
【材料】红枣10颗,山药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大米淘净,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砂锅内放入大米、山药、红枣,加适量清水,大火烧沸,改小火煮25分钟;放入冰糖,搅匀即可。
【功效】调脾补虚,气血双补。
百合莲子汤
【材料】百合、莲子、山药各50克,红枣、水发银耳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百合洗净,红枣洗净,去核;莲子洗净,去心;山药去皮,洗净,切块;银耳洗净,去蒂,撕小朵。取一大碗,放入百合、红枣、莲子、山药、银耳,倒入清水,浸泡1小时;锅中放入百合、莲子、山药、红枣,小火煮至熟软,加入银耳煲1小时,倒入冰糖,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安神,强心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