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这些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小寒,标志着进入最寒冷的时候,这个季节养生如何去做,才能够保证身体安康,这有很多技巧,需要我们掌握。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为您揭晓答案。
小寒节气的来源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古人认为,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乌鹊穿林塘水冻,雾凇涂粉柳条舒。”正是小寒时节天气寒冷的生动写照。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注重保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注意头部保暖,不仅外出要戴帽子,还要做好出门前、临睡前别洗头等生活细节。注意背部保暖,日常可着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饮食调摄:温补防寒,饮食多样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上要以“补”为主。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本草经集注》中说:羊肉入脾、胃、肾经,其性味甘热,可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主脾胃虚寒、食少反胃、泻痢、肾阳不足、气血亏虚、虚劳羸瘦、腰膝酸软、阳痿、寒疝、产后虚羸少气、缺乳等。
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虚症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则有养肾补血的功效。注重温补的同时,要注意小寒“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还要适当多吃苦味食物,因为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适合小寒节气食疗的养生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强身。
羊肾红参粥
材料: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
做法: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
功效:益气壮阳、填精补髓。
山药炖鸡汤
材料:农家鸡1只,山药1根,枸杞1小把,葱、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将切好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一汤匙料酒,放入姜片、葱结,煮开后转小火,加盖慢炖大约30分钟;再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锅中,继续加盖炖10分钟;最后将枸杞用清水冲洗干净,加入锅中,加盖继炖10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御寒补肾,美容养颜。
运动保健:避寒就温,固护阳气
锻炼不宜太早,最好要在太阳出来,气温有所升高后再进行身体锻炼。在出现大风、雾霾、寒冷空气袭来的天气时,最好不要在室外进行锻炼,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活动。尽量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以免伤阳。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
情志调理:动静结合,保精养神
中医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小寒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处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状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愉悦之美。小寒时节寒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萎靡不振,冬天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懒得动弹。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在阳光较好的时候,我们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振奋精神。
小寒养生的注意事项
注重食补
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温热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和能量,体质虚弱的人还可以适当食用红肉这样的高脂食物。此外,紫菜和海带等海藻类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的供血功能。
适当药补
适当进行药补,可以防御冷气的侵袭。这一方面人参、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小寒养生,健脾化痰、滋阴润肺的食物必不可少,推荐龙眼、山药、莲子、芝麻、百合等。药补需因人而异,体质偏热的人本身就容易上火,在进补时就要适量,还应注意减少辛辣油腻之品的摄入。
忌食生冷辛辣
冬天天气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这个时候吃的话容易直接刺激胃部,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还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胃胀胃痛等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样是具有强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急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
规律进食才健康
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是忙的忘了吃饭,或者是即使很饿也无法抽空去吃饭。长此以往,是对胃部的最大刺激。尤其在冬季,正是胃病高发的季节,如果再不能规律饮食的话,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的负担。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的吃饭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规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