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遇到防疫“大考”,他们的选择是坚守
2022年,对于长春市中医院制剂室的几位即将退休的老职工来说,可谓是难忘的一年。疫情的来袭,让他们对责任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科长,方舱需要我们提供治疗汤剂!”“科长,您看这个表格行吗?”疫情之下,在医院平阳部药剂科里,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对话。在临近退休的几个月里,平阳部药剂科副科长苏亚坤和制剂室的伦永平与同事们一起接受了疫情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老将”们继续发挥光芒坚守抗疫后方
面对严重的疫情,科室人员不能充分调配,院内和方舱医院的药品需要保障供应,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能没有“主心骨” 。于是,苏亚坤在即将退休的日子里,仍带领科里的同事们奋战在一线。
“今天要给方舱医院送3000付药,大家准备一下。”
“明天还有南关区的2000付药,得多煎出来一些,我去叮嘱煎药室。”
“这个姜要切的薄一点,药效才好,我来切。”
“来取药了吗,做好防护和记录啊。”
“煎药机坏了?药出不来吗,我去联系制剂室帮忙。”
面对琐碎繁杂的工作,苏亚坤仍然亲力亲为,即使贴着膏药、手指因为切姜已经磨出了水泡,但她仍然为保供应、保药效,不辞辛劳地默默付出着。
疫情之下,他住进了办公室
疫情形势严峻,制剂室的生产任务突然加重。如何保证每天多批次药材的煎煮,同时又保证药品质量是对前处理车间的巨大考验。伦永平将办公室闲置的木板床收拾了一下,索性住在了办公室。每天凌晨他就将第一份药投入到提取罐中,等其他同事正常上班时,煎煮工作已经完成,直接就可以进入浓缩环节。在他的努力下,前处理车间每天可以完成3-4料药的煎煮。这就意味着每天至少600多公斤的药材需要投入,1000多公斤的药渣需要清理。面对大量工作,伦永平从来没有退缩。清理药渣、清场、卸货,每样工作他从不缺席。因为年纪偏大,好多同事都劝他休息下,替他承担一部分工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就这样,他一坚持就是一个多月,累的时候,和大家聊着天,靠着凳子就睡着了。
保障供应,加班加点成常态
3月末,长春市中医院同时接管吉林国金方舱医院和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为舱内提供中药汤剂是药剂科的职责所在。总部煎药室人员不足,苏亚坤就调动平阳部药剂科人员,并积极协调制剂室,承担了大部分中医汤剂煎煮工作,保障了两个方舱的中药供应。不仅如此,面对各个政府部门的用药需求,苏亚坤依旧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加班、熬夜已经成常态。
40多年,他用行动诠释螺丝钉精神
修理机器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同时也要考验修理人的体力和耐力。液体灌装机因为疫情期间生产任务激增,使用强度变大,运行不畅,玻璃瓶的损耗变大。大家照例找到了“伦工”。“伦哥”一忙活就是一中午,饭都顾不上吃。液体灌装机旁边的空隙特别狭窄,他就一直弓着背弯着腰,酸了他就勉强直一直,不一会就满头大汗。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找到机器故障的原因。经他调试,机器恢复了运转,生产得以继续。40多年来,伦永平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遇到困难或险阻,他从来不退缩,就像一颗螺丝钉,永远默默无闻,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抗疫的大后方,也有许多像苏亚坤和伦永平这样的人,一直在坚守、在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