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子女一起“赴考”,共同“乘风破浪”
高考和中考都是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而考试前期的陪伴对于父母来说,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是陪伴和照顾居家备考的孩子,还是践行医者使命勇敢逆行参与抗疫的任务。面对这两难的抉择,他们都做出了同一个选择——抗疫。
孩子的声声鼓励,燃起他们必胜的信心
她习惯了我不能经常陪在她身边
“女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她也习惯了我不能经常陪伴在她的身边,只是这次分开时间有点长!”总部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战颉疫情期间,在“红码医院”救治过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长春市中医院总部“黄码医院”的综合疗区救治过“黄码”患者。他说,孩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经常会打电话给他加油,每次听到孩子的声音,他就又重新燃起抗疫的斗志。
给即将高考的女儿树立一个榜样
在长春市中医院总部六楼,一个身影总是会出现,他时而在进行全方位消杀,时而会给医患送餐食,时而在搬运物资,时而还会出现在各个房间打扫卫生,他就是总部康复科主治医师常秀龙。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六楼,做好每一项工作。他最放松的时刻,就是晚上和女儿视频时候,听着女儿关心和鼓励的话语,他就会精力十足。他说,在疫情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是职责和使命,他也希望给即将高考的女儿树立一个榜样。
疫情“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爸爸,您要保护好自己,早日取得胜利,我会在家好好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女儿的话,正温暖着总部外科主治医师王金梁的心。
在医院启动黄码医院后,他就负责外科急诊工作,穿上防护服后,他不敢吃饭,不敢喝水,经常的值夜班再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导致他高血压发作,可他从来没有放弃,吃过药继续坚持。他说,自医院闭环管理后,他就再也没回过家,虽然女儿即将高考,但是面对疫情的“大考”,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提起孩子,她们都热泪盈眶
女儿要学习生物学,消灭病毒
提起女儿,总部肛肠科副主任吴艳敏眼眶一热,3月20日,是女儿18岁的生日,此时她人在医院主持着科室的工作。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吴艳敏便一直坚守在医院,主持好科室的大小事情。自医院总部启动“黄码医院”后,她便负责脱间的终极消杀工作。她说:“终极消杀责任重大,它关乎着在院抗疫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必须做好。”在负责消杀工作的同时,她也要随时注意科室的情况,一旦有病人,也要随时救治,有时回到宾馆已经是凌晨一点。吴艳敏说,虽然没有陪在女儿身边,但女儿十分理解她的工作。女儿曾说,以后要学习生物学,研究病毒,消灭病毒。女儿的支持给了她无形的力量,更加坚定她战胜疫情的决心。
我们都面临挑战,所以一起加油
“妈妈,我在学习,不能和您视频了,您要注意安全!”
“你也注意休息,压力别太大!”
和即将中考的儿子挂断电话后,平阳部预防感染科护士闫乃新的眼泪也落了下来。她说,虽然网络很发达,可她一直没有和儿子视频过。自参加抗疫以来,闫乃新就转战过多个“战场”。她昼夜不停地坐在电脑前,上报吉林国金方舱医院和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的传染病例。在长春市中医院总部启动“黄码医院”后,她在驻地宾馆每天4点钟起床,保证在6点前完成8个采样点、40个点位的采样工作。7点钟,她又跟随班车前往医院,再开始一天的消杀和医疗垃圾转运工作。虽然一直没有和孩子视频,但他们都在心底默默给对方加油。闫乃新曾与孩子说:“你的任务是学习,我的任务是抗疫,我们都在面临挑战,所以我们一起加油!”
▲下方的是闫乃新
这五位中医人虽然不能在孩子最关键的时期陪伴在身边,但却以坚守在抗疫一线这种方式与孩子并肩作战,为广大群众织牢织密“防疫网”,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