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2022年3月疫情突袭,长春市民的生活被迫静止。根据长春市疫情防控要求,按照上级部署,长春市中医院总部于4月11日转变为“黄码医院”,并按要求收治患者。由于医护人员严重紧缺,在外支援的总部肛肠科医生王曦、东部肾病透析科主治医师席晨晨和东部内科主治医师许晓敏,紧急回援“黄码医院”。他们无论是哪个院部的医生,不管什么专业,都顾全大局,听从院里统一安排,参与到综合内科诊疗工作中。因为他们知道,抗疫就是责任与担当!正是“黄码医院”所有人的甘于奉献,履职尽责,才保障了“黄码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平稳运行。
王曦:退伍不褪色 让党徽在“疫”线闪耀
总部肛肠科医生王曦,2010年在大一下学期参军,在部队因表现优秀被发展为共产党员,并于服役两年后回到长春中医药大学完成学士、硕士学位,2021年6月入职长春市中医院,成为总部肛肠科医生。3月中旬,疫情来袭,医院开始闭环管理,王曦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与同事们一起住在医院里,随时听候院党委的号召,积极准备投身抗疫战争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4月5日,王曦接到任务,与其他9名同事作为第十五批医疗队支援被列入“红码医院”的长春市中心医院四疗区和七疗区工作,并配合该院医护人员一起开展40多名阳性患者的救治工作。这些患者中有的还未成年,有的年纪较大并伴有基础疾病。王曦和同事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和产生的焦虑情绪,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开展心理安抚,让他们在病房里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
长春市中医院总部转为“黄码医院”后,医务人员极其短缺,王曦接到通知回援总部,他立刻收拾行装,没有休息,迅速返岗,为“黄码医院”患者提供诊疗服务。4月18日,是王曦在10楼疗区第一个班,当时,他与同事一起接收37名来自养老院的病患,这些患者多数都是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这给病历采集及查体等诊疗工作带来许多困难。王曦与同事逐一将这些患者妥善安置,累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转身回去换了一身衣服后,又继续开始工作。后来,由于工作需要,王曦分别于4月26日、5月6日被调往12楼、11楼疗区继续负责养老院隔离老人的诊疗工作。每天的核酸采样、常规治疗,王曦都与同事一起承担着,不怕苦更不怕累。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王曦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健康。他说:“无论什么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人民需要我,我就会挺身而出,努力完成任务!”
席晨晨:为儿断奶 请战上“疫”线
疫情又一次来袭,东部全体职工向院党委请战,肾病透析科主治医师席晨晨就是其中一员。面对疫情,席晨晨已经做好随时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准备,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职责。为了抗击疫情,她毅然决然给只有14个月的儿子断了母乳。4月5日下午,席晨晨接到第一个任务——支援长春市中心医院“红码医院”。简单收拾行李后,她对年幼的儿子说:“宝贝,妈妈要去打‘小怪兽’,你在家要乖乖听话。”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她默默地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和爱人,眼里含着泪水离开家。次日,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七疗区成立,席晨晨同其它两位医生在一个小组。作为主治医师的她,从接诊、问诊、治疗、沟通、安抚患者情绪……她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忙碌却很充实。患者陆续满意康复出院,就是对她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4月17日,总部“黄码医院”接收了一批来自绿园区一家养老院的密接、次密接老人。此时,医院医护人员极其短缺,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席晨晨中午接到回援电话,简单交接工作后,便回到总部向心病科副主任焦志玲报到。这是她参加这场疫情阻击战的第二个任务——“参战黄码”。来到10楼工作后,席晨晨才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数都是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失聪、失语,无法正常沟通,但是席晨晨与当班护士跟着养老院经理一屋一患地逐一核对身份,为以后的诊疗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5月3日晚,席晨晨接到第三个任务——支援11楼疗区。11楼与10楼的情况有些相似,同样都是隔离的养老院老人,并且大多数的卧床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褥疮,且很多有基础疾病,其中不乏出现病情变化。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及治疗,他们的情况都有了改善。随着隔离日期的结束,5月6日、7日和9日,养老院的所有老人和工作人员全部分批次转运出院,席晨晨圆满完成“黄码医院”工作。虽然是东部的医生,她一直没有早退。她一直说:“抗疫是中医院人的任务,我们是一家人,大家不分彼此!”
许晓敏:舍下仅6个月的孩子 忍母亲离别之痛
疫情初期,东部内科主治医师许晓敏也同样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随后,她就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等待组织的召唤。3月30日凌晨1点,正在家中熟睡的许晓敏接到院领导打来的电话,通知她赴九台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支援。早7点,许晓敏与家人短暂告别,舍下仅6个月大且未断奶的孩子,毅然出征。3月31日,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正式收治患者。许晓敏被分到病历组工作,在总部心病科副主任焦志玲的带领下与战友一起负责1、2号舱的患者病历书写工作。开始工作那段时间,许晓敏和战友们经常天没亮就出发,归来时已是子夜。每天休息时间很少,即使工作步入正轨,工作时间基本超过12个小时。4月6日,许晓敏接到家人电话,身患肿瘤的母亲病重,已经昏迷,她躲到值班室默默哭泣。此时,她知道疫情特殊时期难以床头尽孝。方舱总指挥、医院副院长杨启光与副院长钱锐帮助她母亲联系医院总部住院治疗。4月11日,总部变成“黄码医院”,又在平阳部老年病科副主任邢秀丽的帮助下,转入平阳部继续治疗。许晓敏虽然非常担心母亲病情,但从未耽误工作。
4月19日,医院总部需要医护人员回援,许晓敏与病历组同事接到通知,继续支援总部“黄码医院”病历组工作。她没有提出困难,没有推脱,跟大家一起早7点到晚7点,12个小时一个班,一直坚持到所有任务完成。5月5日早上,许晓敏收到母亲离世的噩耗。由于她还处于隔离期,无法送母亲最后一程,只好隔空含泪送别母亲。她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为了大爱舍弃小爱,相信天堂的母亲会感到骄傲!
古有孙思邈前往麻风病疫区,今有吾辈无数中医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奔赴“疫”线,正是中医院全体中医人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取得了这次“黄码医院”战疫的胜利。如今,满城杨柳绿依依,背著春风自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