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堵点,破难题 | 中医人2小时内网络直报背后的“攻坚战”
疫情发生至今,忙碌、身兼数职是抗疫一线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除了日常的救治、护理、消杀等等, 患者信息直报也是重中之重。
2小时内需完成信息直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肺炎患者,严格执行上报要求,杜绝迟报、错报、漏报。疫情发生至今,特别是接管吉林国金方舱医院和卡伦方舱医院1号舱和2号舱后,对于负责此项工作的长春市中医院预防感染科来说,压力异常的大。因为按照要求,患者入院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且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
3大堵点让感染科压力倍增
时间紧,任务重,信息上报工作压力重重。预防感染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信息采集难题。据了解,为了保证信息准确无误,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都需要在入院后进行重新采集核对,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其次是数据传输难题。以卡伦方舱医院为例,因其地理位置较偏,方舱内网络信号并不好,工作人员采集的数据上传速度受到影响。
第三便是信息上传录入难题。为确保信息安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设定了固定的直报工作站,填报系统需要密钥才能登录,当患者大批量入院时,信息上报压力大。
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助力攻堵点解难题
得知信息上报工作面临的难点、堵点,吉林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张启军每天都与工作组进行电话沟通,专门指派2名同志助力完成大批量患者信息录入工作,并同时向国家提交申请增加工作站。“很快,长春市中医院信息上报工作站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0个——卡伦方舱医院2个工作站、总部7个工作站、平阳部1个工作站,并实现了舱内、舱外可同报。
与此同时,医院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长春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良金从总部调配医务科、病案室、预防感染科、党办、院办以及心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等人员组成“信息上报小组”,24小时待命,随时接受方舱入院患者的信息录入工作。
协同作战,没有翻不过的山;勠力同心,没有跨不过的坎。经过大家的努力,2小时内信息网络直报的堵点攻克了,流程更加规范化,报送更加速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