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再创辉煌,长春市中医院组织党员参观文庙博物馆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12月11日13时30分,在疗区第二党支部书记沙菲的积极协调沟通下,长春市中医院疗区第二、疗区第三、东部党支部在沙菲、袁鹏及张国三位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一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长春文庙博物馆进行参观,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的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长春市中医院纪检委书记杨宏彦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
据介绍,长春文庙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长春市区内最古老文化遗迹之一。这里曾呈现出“门前古榆参天,花草满坛,泮池如新月,虹桥飞架其上”的动人景象。2011年文庙再次进行了改扩建,建成了孔子文化园。
第一站:泮池泮桥
党员们首先来到泮池泮桥,入泮之礼是古代新生入学的重要典礼。《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需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泮池之上必有跨池之桥,又称“状元桥”,古代只有状元才能走状元门,跨状元桥。
第二站:石牌坊
随后大家来到孔庙的第一座石牌坊——棂星门。棂星门三个字是清朝乾隆皇帝题写,星是天上最亮的文曲星,寓意尊孔如同尊天。
第三站:功德碑
大家跟随讲解员来到了功德碑,这里记录了1872年至今,对长春文庙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名。功德碑下面为龙的第四个儿子赑屃,力大无穷,喜好重物,有吉祥长寿的寓意。
第四站:大成殿
紧接着,党员们来到了长春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整个大殿建筑没有一根钉子,采用了“榫卯”结构建造而成,里面供奉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的塑像。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获奖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说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第五站:《孔子圣迹图》
最后,大家参观了《孔子圣迹图》艺术精品展。此展是以石刻的形式创作的艺术品,也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孔子编年史,陈列了玉质、铜质、木质等不同的《孔子圣迹图》雕刻作品,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至圣先师孔子的一生,能够让大家对至圣先师的思想情怀、善德憋行有详细的了解,表达了对孔子的崇仰之意。
通过参观孔子文化园,让大家受益匪浅,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对儒家文化有了认同感,而且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大家爱岗敬业的工作激情,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这是一次“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