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上,那个最坚定的身影
“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一切就绪准备接收患者!”3月31日23时,首批35名患者入舱治疗。看到收治工作顺利有序,作为1、2号舱的“指挥长”,长春市中医院副院长杨启光的目光更加坚定了。
角色转换,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
3月29日下午,到达卡伦方舱医院前一刻,杨启光还在本院里忙着医疗管理、疫情防控等事宜。仅1个小时,他的工作场地就转到了九台区,着手组建方舱医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再危险我们都得上!”杨启光说,他相信,只要指挥有方向、团队协作力强,没有干不了、干不成的事。他在现场带领团队制定目标、分解流程、梳理问题、落实分工、明确责任、逐一落实,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和大家连夜奋战,愣是在两天内完成了方舱医院启用的筹备工作,备齐了所需的医疗器械设备、办公用品、药品、生活物资及信息化软硬件和保障服务的配置,解决了人员、物资、技术等关键问题,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做足了准备。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睡眠不足2小时,他熬红了双眼,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带领团队,用信念力量凝聚人心
“一支队伍最重要的是‘灵魂’。我们这支队伍的灵魂是‘抗击疫情,治病救人’。”杨启光说,158人的队伍来自6家医院,临时组建起的团队,如何带好,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合力?在队伍集结的第一时间,他将团队的精神传达给每个人,重申了医者的誓言,制定了团队的目标,明确了战斗的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大家群情激昂,信心满满,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去战斗。在行动中,他以身作则,关爱队员,带领团队做到了“一条心、一家人、一目标、一股绳、一件事”,相互配合无死角、无障碍,形成了团队的最佳合力。
救治患者,持续推进中医药参与度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治疗轻症患者效果好,在杨启光的指导下,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到救治中。他还主张身心同治疗法,舱内的患者在中医专家的带领下,学着打太极、练八段锦,调整心态,以促进身体的恢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付出就会有回报。经过努力,患者的症状在逐渐缓解。截止4月17日,共收治患者1032人,出院884人,目前卡伦方舱医院1、2号舱已经休舱。
破解压力,把重托化成前行的动力
方舱医院内工作繁杂,救治责任重,需要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扛得下来。多年主抓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多次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积淀了杨启光坚实的业务素质和抗压能力,“职责所在,性命相托,压力再大也要扛下来。治病救人,扬杏林春暖,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梦想。”杨启光说,患者的信赖,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同事们的期盼,都化成他前行的动力。
祈愿疫散,也有很多感谢和心愿
这二十天,杨启光感动于来自政府和医院免去后顾之忧的大力支持,欣慰于患者陆续得以治愈出院,更感激于6家医院精英队员的凝心聚力、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共克时艰。他想对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说声“谢谢”,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能早日看望病榻上的母亲,见一见抗疫更久的妻子,过问一下高三的女儿学业可还好。
抗疫尚未最终胜利,杨启光带领他的团队依然在坚守,舍小家,为大家,身披防护服,义无反顾,相信,风雨过后,彩虹会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