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科

重点专科

前言:近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遴选确定了47个吉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其中,长春市中医院中医心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脑病学等五个学科成功入选。今天为您推介的是长春市中医院中医脑病学科。

带您走进脑病科

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以传承和创新中医脑病诊疗技术为己任,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长春市重点专科、省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祛风化痰通络研究室,三项殊荣为一体的科室。2012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医学重点专科,2018年被确定为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暨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并参与了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课题《针刺调控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风病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的临床研究 ,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长春市中医院优秀护理团队。

学科团队

【专家阵容】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知名中医专家、学科带头人领衔的高素质医疗团队。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是吉林省名中医王彦红教授,二级教授,吉林省高层次C类人才,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十二五”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长春市宽城区第十届政协委员。社会兼职包括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头痛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三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眩晕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春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等。荣誉称号包括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卫生医务工作者,“长春市名中医”,“长春市医德标兵”,“长春好人”,吉林省“医德标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在中医脑病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学术交流、师承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重点学科中,有第六批、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何威、孙秀红共2人,吉林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何威、杨立悦2人,吉林省“读中医经典”大赛个人赛二等奖徐晓明、杨立悦2人,长春市“读中医经典”知识大赛个人决赛二等奖徐晓明1人。长春市临床技能大赛第六名杨立悦1人,长春市卫健委高技能人才杨立悦1人, 长春市中医院急救技能大赛个人二等奖1人, 长春市中医院伤寒论经典比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一等奖。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继承专家赵继福教授,赵继福教授每周都查房,为患者辩证诊脉,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医疗技术

【中医特色疗法】

我学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多种中医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为脑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学科的中医特色针刺疗法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焦氏头针、宫氏脑针、电针拮抗肌疗法、电针脑调控技术,每一种针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都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临床效果。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法则。其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强调针刺手法的量学规范,具有醒神启闭、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焦氏头针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区进行针刺,通过刺激相应区域来调节大脑功能,治疗多种脑病,其优势在于定位明确、操作简便。宫氏脑针则强调神经调衡理念,通过在特定部位针刀治疗,调节神经系统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脑病的目的,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等特点。电针拮抗肌疗法是通过刺激拮抗肌,改善肌肉失衡状态,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脑卒中、脑、脊髓外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电针脑调控技术,通过电针,对大脑神经活动进行调节和干预,对脑卒中后情绪失调、吞咽、认知功能下降语言功能障碍等均有良好疗效。

总的来说,这些中医特色疗法为中医脑病的治疗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脑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和创新发展。

【中西医结合诊疗】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提高了脑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例如,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与西医溶栓、抗凝、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治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中医脑病治疗新技术,如宫氏脑针、刃针、电针、经颅磁刺激、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病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学科设备

【先进的检测设备】我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如头颅 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等,为脑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康复治疗设备】我院拥有齐全的康复治疗设备,拥有等速训练与评估系统、上下肢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手功能训练与评估系统、下肢床旁主被动训练系统、冲击波、便携式吞咽障碍治疗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60Hz)等智能康复设备,能够满足不同脑病患者的康复需求。

【教学设备】我院的实训中心共开放实训室10间,包括模拟诊室实训室、检体实训室、传统疗法实训室、内科综合临床技能实训室、急诊急救实训室、腔镜操作实训室、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科实训室、心肺听触诊多媒体实训室、外科实训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中药浸渍标本室、护理实训室、图书室。实训中心拥有全功能诊疗穿刺术模拟病人、胸腔穿刺模型、骨髓穿刺模型、腰椎穿刺模型等模型。无线心肺听诊训练模型、群体化腹腔镜等临床教学设备;拥有高级全功能护理人模型(含血压测量功能)、警示透明洗胃机制模型、高级吸痰练习模型、导尿仿真模型、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牙护理保健模型、臀部注射训练实习模型、高级婴儿头部静脉及手臂注射模型等护理教学设备,合计1000余台件。医院图书室藏书量种类齐全,合计1万余册。并拥有临床思维综合训练系统、交互式气管插管吸痰训练软件、心肺听诊训练与考核系统、多媒体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等多种训练考核系统,能够有效的保证住院医师获取专业。

临床疗效

【病种优势】在中风、眩晕、头痛、失眠、痴呆、帕金森病等常见脑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是一个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科室。

在中风的诊疗方面,该科室凭借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从疾病的早期筛查、准确诊断,到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调理、针灸康复、现代药物治疗等,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眩晕病症,科室医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精准判断眩晕的病因,无论是耳源性、颈源性,还是中枢性眩晕等。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物理治疗以及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按摩、针刺、艾灸等,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

在头痛的诊治中,该科室深入探究头痛的发病机制和诱因,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头痛类型。采用中药方剂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以及现代医学的止痛、调节神经功能等方法,为患者解除头痛困扰。

针对帕金森病,科室医护团队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制定出适合不同阶段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大脑病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治疗效果评估】建立了完善的治疗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定期随访、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学科每年收治患者人数逐年提升,近五年由1897人次提升至2766人次,好转率80%-90%。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围绕中医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总结了全国名中医赵继福教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并在中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就诊;同时,进行横向交流,近几年一直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进行科研合作,不仅引入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山西的焦氏头针、山东的宫氏脑针等先进技术,同时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针刺调控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风病的研究及推广应用”、“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完成省级课题“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辨证取穴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的应用效果”,“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辩证取穴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窍证)的临床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研究”,“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赵继福教授运用益气养阴通脉方加减治疗中风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痰浊上扰证)的临床观察”等,为中医药在脑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中医脑病的学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发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辩证取穴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窍证)的临床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医治疗偏头痛共病焦虑抑郁研究进展”、“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祛风化痰通络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曲生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整理及研究”、“浅述中医脑肠同治理论在伤寒论中的体现”等论文,出版书籍《中西医结合论眩晕》《赵继福带教问答录》。

【科研转化】

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了中医脑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完成科研成果转化“醒脑开窍针刺法辩证取穴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技术推广”和“针刺调控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风病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同时课题“赵继福教授豨莶草方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获得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针刺调控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风病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获得第九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与国家级标准制定《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和《眩晕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头痛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培训班”,每年举办吉林省继续教育项目“头痛及其相关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培训班”。

教学与传承

【教学工作】

承担着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住陪生、研究生以及西学中人员的中医脑病相关的教学任务,为培养中医脑病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通过理论教学、临床实习、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单位举办的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师承教育】

积极开展师承教育,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中医脑病领域的骨干人才。第六批、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何威、孙秀红共2人。10人加入吉林省名医王彦红工作室,2人加入全国名中医赵继福工作室。

【培养研究生、住培生、实习生情况】

我科近三年培养4-6名研究生,每年培养住培生30人,实习生100人。

社会服务

【健康科普】

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举办讲座、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中医脑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经常去广播电台、电视台、社区等地进行讲座、义诊,并被多次报道。

【对口支援】

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远程医疗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脑病诊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定期派人员去长岭县中医院、图们市中医院进行对口支援。

新时代新征程上,长春市中医院中医脑病学科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秉承“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为推动中医脑病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